聚创专升本,圆你本科梦!

福建省全省统一咨询热线:

18650115736

2019年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要点概况复习资料(五)

文章来源:聚创专升本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123

这里有2019年最新的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的一些要点概况复习资料,希望有助于所有喜欢聚英的小可爱能够更好的对语文进行一个系统的复习。该资料由聚英专升本独家整理收集,记得和小伙伴们分享哦~


 

·《桥的运动》茅以升

1. 题材:抽象事理说明文,科学小品

2. 结构:“总——分——总” 的关系
3. 说明中心:桥的小动、微动分秒不停。

4. 文章开头用“尾生的故事”出自《史记·苏秦列传》:引用说明,增强文章趣味性。

5. 文章结尾用“恩格斯说”为引用说明,增强文章说明的可信性。

6. 全文有出现三处定义说明:

1)平衡就是矛盾的统一;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 形式;

3)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

7. 文章还使用论比喻说明方(桥的变形 /板凳的脚)和列举说明(重车疾行风吹雨 打/震动、摆动、蠕动),在讲述桥的动平衡原理时用诠释说明。

8. 第四、五段:桥是固定建筑物,所谓固定就是不在空间有走动,不像车船能行走。但是,天地间没有固定的东西。至多只能说,桥总是在动的平衡状态中的,就是桥的一切负担都是为桥下的土地所平衡的。这是总平衡。拆开来看,桥身是处于桥上车重和两头桥墩之间的平衡状态的,桥墩是处于桥身和基础之间的平衡状态的,基础是处于桥墩和土地之间的平衡状态的。 再进一步来分析,桥身、桥墩和基础的内部的任何一点,也无不在它四周的作用和反作用的影响下而处于平衡状态的。平衡就是矛盾的统一。矛盾是时刻变化的,因而平衡也不可能是稳定的,更不可能是静止的。就是在桥上的一切动的作用都停止的时候, 在桥上只有本身重量起作用的时候, 桥的平衡也不是稳定的,因为桥和土地的变形,由于气候及其他关系, 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的。 桥的平衡只能是瞬息现象,它仍然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恩格斯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可见,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一切桥梁作用都是物质的运动作用。

1)这部分文字用了几种说明方式?

定义说明、引用说明 

2)作者所强调的桥是固定的建筑物与天地间没有固定的东西矛不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因为桥是处在平衡运动间的, 所以从外观上看是固定的而万物都是在运动中的。

3)请你指出这篇文章的认识价值?

透过现象看本质

 

·记叙文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垓下之围》司马迁

1. 四面楚歌后“项王则夜起,饮帐中”——痛悔绝望的心理状态。

2.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自负,到死不能领悟自己失败的原因。

3.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分散敌人兵力,增加逃生几率。

4. 霸王别姬——表现出项羽多情而又无奈的末路英雄的形象。

5. 斩将刈旗——表现出项羽威武勇猛的气概。(东城快战后项羽剩 26 人)

6. 自刎乌江——表现项羽宁死不辱、知耻重义的高贵品格。

7. 文章最后一段“太史公曰: ”采用“以论传人”的手法,否定项羽认为。“天之亡我”的自我评价(又闻项羽亦重瞳子);肯定论项羽灭秦的历史功绩 (放 逐义帝而自立);同时指出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缺乏远见,自持武力)。

8. 项羽为何要渡过乌江——①项羽战败,走投无路②项羽原本就要回楚地,也得渡过乌江。

9. 项羽后为何不渡乌江——①认为是上天要亡他,渡又何用。②无颜以对江东父老。

10.第一段“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 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

1)这段文字刻画了西楚霸王什么性格特征?

仍然相当从容镇定

2)这段文字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细节描写

3)这段文字在第一个场景里奇什么作用?

设定悬念,埋下伏笔

11.“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 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 ”

1)这段文字刻画了西楚霸王什么性格特征?

英雄多情、儿女情长

2)这段文字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细节描写

3)修辞手法?

对偶、夸张、比喻

12.“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1)这段文字刻画了西楚霸王什么性格特征?

英雄多情

2)表现手法?

细节描写、侧面描写

3)为什么“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本来应该是威风八面,现在却泣数行下,这是左右所不能接受主公的这种失态

13.第二段“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1)这段文字印证了西楚霸王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从容镇定

2)请你从数字变化来理解西楚霸王面临怎样的战争?

极其残酷血腥之战

3)描写手法?

行为描写

14.“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 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1)这段文字印证了西楚霸王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轻信

2)描写手法?

细节描写

3)这个情节预示什么结果?

预示着西楚霸王将面临着更加残酷、血腥的厮杀

15.“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 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

1)这段文字印证了西楚霸王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不服输(面对千难万险)

2)描写手法?

细节描写

3)修辞手法?

反复、呼告

16.“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1)请指出这段文字所表现的项羽性格特征之一?

在危难时刻毫无惧色,仍然具有震慑力

2)表现项羽形象用了什么手法?

细节描写

3)这段文字中写赤泉侯人马的表现起了什么作用?

侧面烘托,因为占据人多势众优势的赤泉候及其部众, 居然不敢与单枪匹马的项羽接战, 反而慑服于霸王不倒 威风而惊惧不已,退避三舍。
17.“ 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 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侧面烘托) 第三段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 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 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1)导致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宁死不屈、知耻重义(无言见 江东父老)

2)项羽赠送乌江亭长马,表现什么内容?

英雄多情

3)再次认识下“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最终表达了项羽对自己命运安排的无可奈何

18.“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 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 ,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1)项羽把自己的首级献给了吕马童表现了什么样态度?

对自己昔日部将极度地蔑视的态度

2)描写手法?

细节描写

3)解释“顾见”一词?

回头看见

19.第四段: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 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 王侯,政由羽出,号为 “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1 )马迁评价项羽立下了历史功绩?

项羽推翻秦王朝的功绩是无人企及的

2)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舜)项羽建立的功绩是无人可比的,对比论证

3 修辞手法?

用典、比喻(蜂起)

20.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 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 不自责,过矣。乃引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岂不谬哉!

1)请你指出司马迁认为项羽陷于败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背关怀楚、放逐义帝

2)这段文字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归纳法;引用



(注:本文由聚英专升本整理,若出现个别错误,欢迎关注公众号进行反馈。)


关注聚英专升本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6363297021120384152470184.jpg


聚创专升本全省分校

聚创专升本(总部)

地址:厦门市集美区北站商务营运中心珩山路993号聚创教育6楼

电话:18650115736

聚创专升本官方微信公众号

闽ICP备1801290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