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2019年最新的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的一些要点概况复习资料,希望有助于所有喜欢聚英的小可爱能够更好的对语文进行一个系统的复习。该资料由聚英专升本独家整理收集,记得和小伙伴们分享哦~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1、本文三个论证层次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第一段,突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中心论证,论述君主善积德义对于 治国安邦的重大意义。
第二段,分析国君不能居安思危,善始善终的原因和危害。
第三段,告诫君王“十思”以弘扬德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三段内容首先第一段 提出观点,其次分析危害的结果,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层层推进,思路完 整,逻辑谨严。
2.“十思”之论所包含的君应自戒自谦与民可载舟覆舟的对应关系?
“十思”之论,作为君主思想品德修养的方案,切实可行。文章强调居安思危,重视载舟覆舟的道理, 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力量 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等,都表现了作者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深刻的思想。
3.本文喻证法和对比法相结合的论证特点?
本文善用于运用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方法,对比鲜明、说理透彻,论证深刻有力。如以“固根本”与“求木长”、“浚泉源”与“水流长”的关系,比喻“积德”与 “安国”的关系。又如, “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昔取之”与“今守 之”、“在殷忧”与“既得志”等均成对比论证。运用概括事实论据,使文章精练 扼要而警策。排偶句的大量运用使文章理足气盛,又具有形式匀称之美。而“载 舟覆舟”、“奔车朽索”、“江海下百川”、“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 等比喻,又大大增强文章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4.“十思”与“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中心论点形成怎样的关系?
“思国之安,必积其德义”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文章进行反复论述,最后又提出 所谓“十”,真实具体地说明国君应该有德义,有了这样的德义,才能保证国家 的安稳。所以它是对中心论点的具体深入。
5.试分析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在本文的运用?
本文善于应用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方法,对比鲜明、说理透彻,论证深刻有力。 如以“固根本”与“求木长”、“浚泉源”与“水流长”的关系,比喻“积德”与 “安国”的关系。“善始者实繁” 与“克终者盖寡”、“昔取之”与“今守之”、“在 殷忧”与“既得志”等均成对比论证。
6.为什么说本文所论剀切深厚而无空疏之弊?
本文虽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排偶句式,也很富于文采,但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鲜明而直接的表达自己的主要意思,句子切中文治要害,表现作者对治理国家的深思熟虑。
(注:本文由聚英专升本整理,若出现个别错误,欢迎关注公众号进行反馈。)
关注聚英专升本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