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2019年最新的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的一些要点概况复习资料,希望有助于所有喜欢聚英的小可爱能够更好的对语文进行一个系统的复习。该资料由聚英专升本独家整理收集,记得和小伙伴们分享哦~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1、作者对司马光指责变法的反驳,是建立在那个议事原则的基础上?如此安排,具有怎样良好的效果?
基础:建立在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基础上。
效果:这样做,使文章从一开始就建立在非常坚实的理论原则的基础之上,简洁扼要,靶的集中,一针见血,语约义丰,文笔犀利,语气斩截,具有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
2、文章怎样运用以攻为守的方法,反驳“致天下怨谤”的指责? 文
章巧妙地以儒家历来所看重的“名实相符”为论事原则,在这一极具权威,连论敌也不敢否认的原则下开展反驳,使文章一开始就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 上。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指出士大夫们苟且偷安,不恤国事,因循守旧的本质。从而有力的反驳了“致天下怨谤”的指责。
3、作为一篇驳论文章,本文反驳论敌的着眼点放在哪里?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书信体驳论。论辩双方对事情的评价以什么为标准。文章以儒家历来所看重的“名实相符”为论事原则,在这一极具权威,连论敌也不敢否认的原则下开展反驳,使文章一开始就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针对论敌指责 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个观点, 据实反驳,反驳其“非真” 的实质,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指出士大夫们苟且偷安,不恤国事,因循守旧的本质。从而 有力的反驳了“致天下怨谤”的指责。
4、盘庚迁都的史实引用,旨在说明什么?
这是运用何种论据表明变革的正确和自己的决心,用典论据。
5、本文语言委婉,柔中带刚的特点,表现在哪些地方?
行文委婉,寓刚于柔。在这封书信中,作者既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文字上又不是剑拔弩张,注意不伤同僚之间的情面与和气,寓刚于柔,绵里藏针。如第一段,在反复向司马光叙友情、求谅解的同时,却婉转地揭示出这怨谤源于大夫阶层的庸俗腐败,并声言自己绝不悔改之意;又如第三段,在表示愿意接受责备,“知罪”的同时,却用两个假设句暗示自己坚持改革、绝无反顾之心,并旁敲侧 击,讥讽保守派的无所事事、因循守旧。这种柔中寓刚的论辩风格,比剑拔弩张 更加坚韧有力。
(注:本文由聚英专升本整理,若出现个别错误,欢迎关注公众号进行反馈。)
关注聚英专升本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http://img.baidu.com/hi/jx2/j_0013.gif)
![6363297021120384152470184.jpg 6363297021120384152470184.jpg](http://www.fjzsbks.com/UploadFiles/images/ueditor/20190309/6368774182303471711199419.jpg)